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风吹秋霜,庭前百草死。
谁知草有根,昨夜东风起。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首句“高风吹秋霜”,以高度的秋风和凛冽的霜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萧瑟的秋日图景。接着“庭前百草死”则是对这秋风作用下的直接结果,表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生命消逝的一面。
然而,诗人并未就此停留,而是在第三句“谁知草有根”中引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这里的“草有根”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即便是看似脆弱的生命,也有其坚韧不拔的一面。
最后一句“昨夜东风起”,则是在讲述这一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东风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一种温暖和生机,它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暗示了即使在秋天的萧杀之中,也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秋日枯萎与生命不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及生命力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不详
庭前无繁植,疏竹附梅坡。
虽然无巨荫,明月飞来多。
种鞠一百丛,九月开盈枝。
莫言无好花,好花开较迟。
抱膝书楼望太清,一生心事月同明。
因过邻寺分茶供,闲取高僧史传评。
匣里干将午夜鸣,碧油幢下梦魂惊。
沙场燐火风吹起,半在骷髅眼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