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䍦。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何将军山林的愉悦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这里,诗人回忆起曾经穿行于杨柳成荫的小溪边,骑着马在昆池附近停留。昆池可能是指何将军山林中的某个水域。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赞赏。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䍦。”诗人在酒酣畅饮之际,随手摘取青色的荷叶,而在情不自禁中将白色花朵般的物品(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花或其他装饰)遗忘在一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游乐时的自然流露和无忧无虑的心态。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深情。诗人坐在划破芦苇的船上,回想起远方的朋友,同时也希望有个孩子能为他们撑开小舟在水面上前进。这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旅行中所见所感的深刻体验。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夜幕降临,诗人坐在秦山之下,对着壮丽的晚景沉思。江湖间的兴致随着自然界的景色而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游历经历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
出门流水注,回首白云多。
自笑灯前舞,谁怜醉后歌。
祗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
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
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皇。
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
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
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
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
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