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黎君选欧嘉可碧瓯亭纳凉分赋二首(其二)

徙倚都无累,亭虚午气清。

客来话高枕,风入韵弹筝。

危坐能添絮,轻歌屡引觥。

采莲归未得,五月送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炎夏日于碧瓯亭纳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宁静而清新的氛围。首句“徙倚都无累”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已随风而去,留下一片宁静与自由。接着,“亭虚午气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空旷,午后的阳光透过亭子的缝隙,洒下一片柔和的光影,空气也似乎变得清新起来。

“客来话高枕,风入韵弹筝”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宾主之间的轻松对话和音乐的和谐共融。客人来访,与主人畅谈,高枕而眠的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而“风入韵弹筝”,则以自然界的微风与筝乐的融合,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仿佛整个空间都被音乐所填满,充满了生活的艺术感。

“危坐能添絮,轻歌屡引觥”描述了主人与客人的互动,危坐即正坐,这里的“絮”可能是指谈话中的温馨话语,而“轻歌”则是指轻松愉悦的歌声。主人不仅以言辞温暖了宾客的心,还以歌声增添了聚会的欢乐气氛,觥筹交错间,友情与欢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采莲归未得,五月送秋声”两句,既是对夏日景色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虽然未能亲临荷塘采莲,但五月的秋声却带来了凉意,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这两句诗以对比的手法,既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生机,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在碧瓯亭纳凉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842)

何吾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本自餐霜色,弥深避俗姿。

芙蓉无妒意,桂树得新知。

忍对繁开泪,何堪盈手悲。

每从离乱后,一倍话东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同黎君选徐木之侄明公儿准集愚公楼时方延僧诵法华经分赋四首(其一)

高松散晓霜,梵诵满诸方。

山就藏书地,游因选佛场。

桂香连席草,竹色入藤床。

采采蒹葭晚,无言趣自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同黎君选徐木之侄明公儿准集愚公楼时方延僧诵法华经分赋四首(其二)

花经人意晚,醉色洽秋霜。

久不同僧话,安知制象狂。

六经皆注脚,一品自名香。

老我澄湖得,天清上画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同黎君选徐木之侄明公儿准集愚公楼时方延僧诵法华经分赋四首(其三)

近学无生偈,莲华染佛香。

避人云欲懒,就水野偏长。

鱼以听经跃,花滋微笑芳。

燕山巫峡意,耐可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