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词

我琴有弦,我弦孔朱,得之尚记结发时。

入指声琳琅,照眼光陆离。朝朝暮暮长相随。

房中奏之无不合,家人听之无不宜。

无何三十年,忽尔中绝东与西。

合欢曲,连理枝,一朝变作凄凉词。

鸾胶不可致,岁暮无还期。

朱弦朱弦兮系我思,安得新弦兮差似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朱弦词》是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描述一把古琴及其与主人公情感的紧密联系,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我琴有弦,我弦孔朱”,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古琴的外观特征,弦孔为朱红色,既点明了琴的材质,也暗示了琴的珍贵与主人的珍爱之情。“得之尚记结发时”一句,将古琴与主人的初次相遇比作青梅竹马,强调了琴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接着,“入指声琳琅,照眼光陆离”描绘了弹奏时的声音与光影效果,琳琅之声和陆离之光,不仅渲染了音乐的美妙,也象征着情感的激荡与心灵的触动。“朝朝暮暮长相随”则表达了主人与古琴形影不离,日日夜夜相伴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依恋。

“房中奏之无不合,家人听之无不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古琴在家庭中的和谐作用,无论是主人还是家人,都能从中感受到愉悦与安宁,体现了古琴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然而,好景不长,“无何三十年,忽尔中绝东与西”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三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古琴突然中断了演奏,仿佛是情感的断裂。接下来,“合欢曲,连理枝,一朝变作凄凉词”通过比喻,将原本欢乐的合奏变成了哀伤的独白,暗示了情感的转变和失落。

“鸾胶不可致,岁暮无还期”表达了对修复情感裂痕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鸾胶作为修复古琴的材料,在这里象征着无法挽回的情感损失。最后,“朱弦朱弦兮系我思,安得新弦兮差似之”表达了对古琴的深深思念,以及渴望重新拥有那份美好情感的愿望,但又意识到这种愿望可能难以实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与物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变迁时的无奈与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陈孝子

侨寓京城陈孝子,昏夜击人误伤死。

雠家擒父入秋台,锻炼狱成将弃市。

孝子冤声如怒雷,杀人者我亲手为。

陈情伏阙献天子,勿刑臣父当刑儿。

天子临轩观奏札,念此误伤非故杀。

况能求死代亲身,特命充军饶重法。

古来孝行能动天,开平之行无一年。

重逢恩宥还乡里,不是皇天谁使然。

天意君恩须记取,刻骨铭心宜自许。

知君今日不忘亲,他日临危肯忘主。

形式: 古风

孙孝子

孙孝子,遗腹儿,生辰孤苦何其奇。

三年舅夺母志去,父踪父影茫无知。

人有孝心天肯负,旧箧公文天所护。

此中遗事宛然存,方知父死边城路。

孝子看来悲复喜,和泪和愁戒行李。

彷徨匍匐向南奔,瘴雨蛮烟七千里。

广西山川浩如海,况复丘陵几迁改。

累累相似一何多,知尔荒坟竟安在。

纷纷异梦来冥冥,冥冥之中殊有灵。

一朝忽得一抔土,鹤骨深藏元姓丁。

共言试骨当试血,骨肉相投疑可决。

孙郎沥指血如川,渍入骨中红不灭。

孝子欢声震若雷,解衣包骨抱归来。

南宁郡里新风景,添得孙郎哭父台。

形式: 古风

俗礼歌五首(其一)莫跨鞍

莫跨鞍,莫跨鞍,跨鞍未必家平安。

鞍高足小跨不过,露出绣鞋人共看。

东家娶妇有鞍跨,西家无鞍争笑话。

谁知一跨心胆粗,乱走胡行都不怕。

呜呼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礼纷纷奚足道。

形式: 古风

俗礼歌五首(其二)莫问龙

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

掀天头角役雷火,引入宅来何处容。

总使宝龙能带宝,谁解降龙与龙讨。

只有煌煌颔下珠,看得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