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无休归会稽歌二首(其二)

江水秋以洚,关河上西而风。翼翼之篷,我友于东。

东何归,归会稽。稽山阳,稻与粱。稽山背,蒿与艾。

何以赠君赠自爱。

独女不嫁邻儿大,欲往从之慎其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送董无休归会稽歌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董无休归乡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关切。

首句“江水秋以洚,关河上西而风”,描绘了秋天江水泛滥、关河上吹起西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翼翼之篷,我友于东”一句,通过描述友人乘坐的小船在东方航行,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主题。

“东何归,归会稽”点明友人将返回会稽,一个充满自然风光的地方。接下来,“稽山阳,稻与粱;稽山背,蒿与艾”两句,通过对比会稽山的正面和背面,既展现了会稽山的丰富物产,也暗示了友人归乡后的不同生活状态。

最后,“何以赠君赠自爱。独女不嫁邻儿大,欲往从之慎其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关心。前半句“何以赠君赠自爱”意为以何种方式赠予友人,诗人选择的是“自爱”,即希望友人珍爱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强。后半句则通过一个故事隐喻,希望友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要谨慎思考,做出对自己真正有益的选择。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也有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二首(其一)

新妆尚未成,览镜自太息。

折取丹若花,榴子何能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子夜歌二首(其二)

待欢不下帘,春风灭寒烛。

云中见一星,今夜成单宿。

形式: 古风

感怀十七首(其一)

纤纤西林月,待日生辉光。

幸假羽翼资,与君同颉颃。

左提而右挈,万夫莫能当。

况我为仁义,相辅唯文章。

斫桐为两琴,异形同宫商。

中心一相知,异身同肺肠。

智慧如丹华,华盛无再扬。

勖哉二三子,久要期勿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怀十七首(其二)

密云自西郊,良苗望膏泽。

长虹久不散,小雨滋蟊贼。

日月煎本根,青黄变生色。

结发为老农,终年不一穫。

高门纵杯酒,大笑糟糠客。

感念愚公言,子孙世其力。

努力饰镃基,春明候南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