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
识事须相逢,情知乏礼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其八)》。诗中通过“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家庭场景,尊者(可能指长辈或地位较高的人)在驱赶着某人离开,而“子”则被提醒不要上前。这种情境下,诗人提出“识事须相逢,情知乏礼生”的观点,意在强调了解事物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于相互接触和理解,而非仅凭表面的礼节。整首诗简洁明了,寓含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的深刻洞察。
不详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鸦鸣。
主人无床枕,坐旦捉狗狐。
莫学痛才汉,无事弃他门。
立身行孝道,有事莫为□。
行使长无过,耶娘高枕眠。
耶娘行不正,不事任依从。
打骂但知默,无应即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