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范宣之、何约之重游隐学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薄言山寺去,两度出东郊”开篇点题,轻声细语地描述了前往山中寺庙的旅程,两次从东方郊外出发,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湖草添新涨,山禽改旧巢”两句,生动描绘了湖边草木生长茂盛,湖水上涨,山中的鸟儿也因季节变化而迁徙或改变栖息地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力,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烟霞野衲路,鹿豕故人交”则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氛围。烟霞缭绕的山路上,僧侣们行走在其中,与鹿、猪等野生动物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这里的“野衲”指僧侣,而“鹿豕故人交”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无间。
最后,“钟磬云深处,来听几夜敲”将视线引向寺庙深处,钟声和磬声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回荡,不仅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平静,也暗示了对心灵深处的探索与追寻。这一句以听觉为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