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开篇“层峦不借土为根,角豸森森拱至尊”以奇峰峻岭起笔,赋予山峰以生命,仿佛它们自然生长,守护着至高无上的存在。接着“远水接天吞日月,群峰匝地侍儿孙”两句,将山与水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日月仿佛被吞没在浩渺的水面与连绵的群峰之中,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
“野云破处城烟合,宿鸟归来岭树昏”描绘了云雾与黄昏的景象,野云散去,城市烟霭与山岭树木交织在一起,宿鸟归巢,夜幕降临,展现出山林的宁静与和谐。最后“洞口石横迷出入,钟声引我倒禅门”则以洞穴和钟声为线索,引人进入一个静谧的禅境,暗示了山中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心灵的净化与启示。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天平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川的雄伟壮丽与深邃意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