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五)石门道中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清幽的景象。首句“山上飞泉万斛珠”以夸张的手法,比喻山上的泉水如万斛明珠倾泻而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灵动。接下来的“悬崖千丈落鼪鼯”进一步描绘了瀑布从高崖直泻而下的场景,暗示了环境的险峻。

“已通樵径行还碍”写出了山中小路曲折,泉水虽美,却也给樵夫行走带来了一些阻碍,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诗人通过“似有人声听却无”,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泉水声中隐藏着某种难以察觉的自然之音。

“闲略彴,远浮屠”转向了远处的景致,彴是小桥,浮屠即佛塔,这两句点明了山中的宁静与人文气息。接着,“溪南修竹有茅庐”描绘了竹林深处有简朴的农舍,增添了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表达了诗人对这山水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不厌其烦地前来欣赏,认为这样的地方最适合他的老去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六)子似过秋水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

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穷自乐,懒方闲。人间路窄酒杯宽。

看君不了痴儿事,又似风流靖长官。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六)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

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梦断京华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

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

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

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四)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乾。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