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间馆舍中过年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首联“村叟供茶不满钟,篝灯人唤野亭东”,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村中的老者为客人准备的茶水并不满杯,而是在昏黄的篝火旁等待着客人的到来。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热情,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状态的欣赏与向往。
颔联“春寒半落巴山雨,夜静全生汉水风”,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景象。春寒料峭,巴山细雨绵绵,夜晚的宁静中,汉水的微风轻轻吹拂。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颈联“为客十年书懒看,思家千里梦长通”,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十年的客居生活使得他懒得阅读书籍,心中却常常萦绕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梦境中总能与家人相聚。这一联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尾联“一身风化浑无补,归去须收耕稼功”,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贡献社会的反思与决心。他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决定回归田园,努力耕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一联既有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省,也有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其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