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凉五言呈尤延之

暑极无可增,夏馀亦复几。

幽人暍欲腊,日日望秋至。

秋至凉不随,夏去热未已。

一夕睡美馀,秋从簟波起。

新凉来何方,洒若清到髓。

夕前轻雨作,雨后微风駃。

凉偶与之偕,未必凉因此。

向来亦风雨,既止暑更倍。

但令暑为凉,老病有生意。

何必问所来,亦莫悲徂岁。

形式: 古风

翻译

酷暑无法再增加,夏天剩余的日子也不多了。
隐士热得像要过腊月,天天期盼秋天的到来。
秋天的凉意并未随之而来,夏天的炎热还未消退。
一夜好眠之后,秋意仿佛从竹席的波纹中升起。
新来的清凉不知从何而来,如清泉直透骨髓。
傍晚时分,先是小雨,雨后微风骤起。
偶尔感受到凉意,不一定是因为这场风雨。
一直以来都有风雨,但暑气过后反而加倍。
只要暑热变为清凉,老弱病患者就有了生机。
不必追问凉爽从何而来,也不必悲伤岁月流逝。

注释

暑极:酷暑。
无可增:无法再增加。
夏馀:夏天剩余。
几:不多。
幽人:隐士。
暍:中暑。
腊:腊月。
秋至:秋天到来。
凉不随:凉意未随。
热未已:炎热未消。
睡美馀:一夜好眠。
簟波:竹席的波纹。
新凉:新来的清凉。
清到髓:透入骨髓。
轻雨:小雨。
微风駃:微风骤起。
未必:不一定。
向来:一直以来。
暑更倍:暑气加倍。
老病:老弱病患者。
生意:生机。
徂岁:岁月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酷暑难耐的夏末,急切盼望秋天到来的心情。开篇“暑极无可增,夏馀亦复几”表达了炎热已至顶峰,无以为继的感觉。紧接着,“幽人暍欲腊,日日望秋至”写出了人们在酷热中渴望凉爽天气的心情。

诗中的“秋至凉不随,夏去热未已”则展示了季节交替时那种热与冷并存的矛盾感。接着,“一夕睡美馀,秋从簟波起”描绘了一夜之间秋意初生的场景。

在“新凉来何方,洒若清到髓”的诗句中,诗人对新凉的来源和它如何深入骨髓表现出好奇与欣喜。下文“夕前轻雨作,雨后微风駃”则是对天气变化的细腻描绘。

而“凉偶与之偕,未必凉因此”表达了诗人对于凉意到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即便如此,也带来了一丝慰藉。紧接着,“向来亦风雨,既止暑更倍”则是对过去天气变化的回忆和当前热度减退后的感受。

最后,“但令暑为凉,老病有生意。何必问所来,亦莫悲徂岁”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转凉带来的生的希望,以及面对自然变化时应有的豁然心态,不必追究其来源,也不必哀叹往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在夏末秋初之际,对于天气转凉充满期待与欣喜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新酒歌

酸酒齑汤犹可尝,甜酒蜜汁不可当。

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

桂子香,清无底。

此米不是云安米,此水祗是建邺水。

瓮头一日绕数巡,自候酒熟不倩人。

松槽葛囊才上榨,老夫脱帽先尝新。

初愁酒带官壶味,一杯径到天地外。

忽然玉山倒瓮边,只觉剑铓割肠里。

度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

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

酒徒若要尝侬酒,先挽天河濯渠手。

却来举杯一中之,换君仙骨君不知。

形式: 古风

新寒戏简尤延之检正

逗晓添衣并数重,隔晡剩热尚斜红。

秋生露竹风荷外,寒到云窗雾閤中。

半点暄凉能几许,古来豪杰总成空。

木犀香杀张园了,雪嗅金挼欠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新路店道中

去秋行部惨山容,得似春山意态浓。

嫩绿峰当新雨后,乱红花发烂晴中。

仙姿玉骨丹青写,雾鬓风鬟锦绣幪。

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新霜

得得今年未有寒,天公小靳不全判。

欲呈瑞雪飞花样,先遣浓霜起草看。

瓦脊生尘总琼玉,梅梢著粉忽琅玕。

老夫到老嫌冬热,十指朝来出袖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