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山(其一)

袖凛摧奸剑拂霜,奈何不报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汉诸王百沸汤。

便觅赤松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扬。

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衣袖中的利剑寒气逼人,如同霜雪,为何不借此剑揭露奸佞,写下三篇檄文以示警告。
在南昌做一名孤独忠诚的小官时,面对朝廷纷争如同热水沸腾。
他决定寻找仙人赤松子一同隐居,不求青史留名。
想象中炼成九转金丹后,满腔愤慨向天帝倾诉内心的真实情感。

注释

袖凛:形容衣袖中的剑寒气逼人。
摧奸剑:象征正义之剑,用于揭露邪恶。
疏三章:檄文或诗篇,指公开指责或宣告的文章。
南昌一尉:南昌的一位小官。
孤忠:独自保持忠诚。
西汉诸王:暗指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百沸汤:比喻朝廷纷争激烈,如同开水翻滚。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常与隐居生活联系。
青史:史书,指流传后世的历史记载。
九转丹: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象征长生不老药。
玉皇:道教中的天庭主宰,象征天帝。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梅山(其一)》,作者是宋代的范仁仲。诗中以剑喻忠诚,表达主人公对奸佞的愤慨和不被重用的无奈。"袖凛摧奸剑拂霜"形象地描绘了他心中锐利的正义感,"奈何不报疏三章"则流露出他对未能施展抱负的叹息。诗人以南昌尉自比,暗示其坚守孤忠,而"西汉诸王百沸汤"则暗指朝廷纷争如沸水。他渴望超脱尘世,与赤松仙人为伴,"何求青史把名扬"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最后两句,"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通过想象炼丹成仙后仍怀愤懑,直抒胸臆,向天帝倾诉内心的不平。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收录诗词(2)

范仁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连巫峡几千里,水阔沅湘三四州。

形式: 押[尤]韵

省谒观文之茔留题(其一)

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

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

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

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立春寄梅坛杨逸老

仕路蹉跎又见春,区区深厌走红尘。

未能解脱无穷事,长忆逍遥自在人。

瓦缶汲泉朝灌药,羽衣濛露夜朝真。

洒然物外清虚境,呼吸淳元养气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常庵题

路入清溪第二湾,东风犹自逗馀寒。

白云粘地扫不去,黄叶恋枝吹未乾。

沙上湿痕谁涉水,天边长啸独凭阑。

道人酒意无醲薄,饮尽携琴月下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