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榕城

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

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

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

入夜多凄警,犹闻铃柝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榕城的荒凉景象与人民生活的艰难。首联“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破坏,仅剩零星几户人家居住在废墟之中。颔联“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通过广阔的海气和翻滚的潮声,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颈联“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后的经济凋敝,腥风中市场仅售牡蛎,细雨中村庄稀疏,生活物资匮乏。尾联“入夜多凄警,犹闻铃柝喧”以夜晚的凄凉警报和铃柝声的喧嚣,暗示了社会治安的不稳定,以及人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深重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

谢宗鍹(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唐仁卿先生钓台台在湖山最幽处

山势依台曲折成,断桥深处藕陂清。

高人所寄皆孤迥,胜地因年见废兴。

春水苔矶枯柳卧,夕阳渔笛野烟横。

羊裘亦是寻常事,浪有桐江身后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游冠山

流泉在道石钩衣,登顿从朝至落晖。

雨足诸峰茶笋候,烟生一派栝松围。

青牛客礼仙坛斗,白鹿宗瞻讲院扉。

相望莱芜隔苍莽,晚潮声送独吟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房月出呈黄大

山鸡起舞月当檐,墙隙西峰露几尖。

岩桂时因香雾湿,风篁多得夜泉兼。

读阑短烛鸣饥鼠,梦破凉天泣老蟾。

险语祇应君勍敌,今宵谁更断枯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题郭仲常宛在堂

苍寒一带岛为居,清泚环湾集小渠。

潮响暗通廊宛转,花枝争拂槛扶疏。

难为怀在秋冬际,最赏心当月露馀。

百尺楼头堪独卧,白云閒护满床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