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玠的《拟送张子长赴史馆》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公正性的重视和对友人张子长的鼓励。诗的前两句“陈志称秽史,汉绪遂中绝”暗指历史记录可能存在不实或中断的问题,暗示了对传统史书质量的担忧。接着,“不如诵杜诗,忠槩何惯切”借用杜甫诗歌的忠诚与深刻,强调了道德文章的重要性,希望张子长能像杜甫那样写出真实且感人的作品。
“我将操玉斧,腾飞入明月”运用神话意象,表达诗人愿以公正之心如玉斧般切割谬误,追求真理的决心。“斮彼白兔毫,制为董狐笔”进一步比喻,表示要以锐利的眼光和公正的手法,如同董狐之笔,书写历史的真相。
“送子万里行,聊用资作述”表达了诗人对张子长远行赴任的送别,同时也期待他的才华能在史馆发挥,留下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大义或有乖,慎尔宁勿勿”提醒张子长在面对可能的违背道义的情况时,要谨慎行事,坚守原则。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生动,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历史责任的严肃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文学追求和对公正史学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