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三绝句以报(其三)

更作天随求枸杞,试从子美觅黄精。

但知一饱轻方丈,不为秋毫要眼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我更想效仿天随子寻找枸杞
尝试向杜甫寻求黄精的帮助

注释

更作:更加效仿。
天随求:像天随子那样寻求。
枸杞:一种药材,有补益作用。
试从:尝试向。
子美:杜甫的字,唐代著名诗人。
觅:寻找。
黄精:又名黄草,也是一种药材。
但知:只知道。
一饱:填饱肚子。
轻方丈:轻视寺庙中的生活(方丈是寺庙住持的居所)。
不为:不是为了。
秋毫:极小的事物,形容微不足道。
要:需要。
眼明:视力清晰,这里比喻洞察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病中仍不忘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情怀。其中,“更作天随求枸杞,试从子美觅黄精”两句,通过对药物的寻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健康的渴望以及对朋友子美(可能是时之彦)的思念。枸杞和黄精都是传统中医中常用来强身健体的药材,这里象征着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但知一饱轻方丈,不为秋毫要眼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于饮食和视力的感受。这里的“一饱”,指的是吃饱饭,后面的“轻方丈”则是说即使只是一点点的进食也能让身体感到轻松,强调了病中的体验。而“不为秋毫要眼明”则意味着诗人并不追求过于敏锐的视力,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超脱物外、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于友情和健康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见戏

薄命何须问大来,时时废卷秖孤咍。

故园松竹空荒径,可胜渊明一赋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正月三日游證道寺

水畔山前蹭蹬身,三年鱼鸟许为邻。

临当解组槐阴下,更看酴醾一夜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石校书

按书使者过萧閒,但恐韦编有蠹干。

岂识郝公藏万卷,平生检校费心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石颐山虎跑泉久渫不食仆至山中为浚治而去

自洗苔肤一尺寒,乌菟那复此蹒跚。

不妨为我照毛发,正可与人鉴肺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