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男儿堕地,便试教啼看,定知英物。

老去只追风月债,天地应空四壁。

黄石残书,赤松归去,不料头如雪。

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

醉后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风发。

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云鸿灭没。

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

豪吟轰饮,直须唤取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一个男婴降生,就让他啼哭看看,就知道他是非凡之人。
年华老去,只剩下追忆风月的遗憾,四周空荡荡只剩天地。
黄石公留下的秘籍,赤松子归隐山林,没想到白发已如雪般满头。
张良怎能相信,究竟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酒醉后笑得露出胡须,狂放地拍手高歌,四周顿时清风拂面。
那些功名显赫的人如今何处?如同云中大雁消失无踪。
枣树下的枯枝,象征着虚幻的财富,这真是微不足道。
纵情吟唱豪饮,只愿唤来明月共饮。

注释

堕地:出生。
英物:非凡人物。
风月债:风花雪月的往事。
黄石残书:传说中的古代秘籍。
赤松归去:指仙人隐居。
头如雪:形容头发全白。
子房:张良的字。
杰:杰出人物。
醉后:酒后。
掀髯:露出胡须。
云鸿:比喻远方的人或事。
虚牝:虚幻的财富。
毫发:极细微之处。
豪吟:豪放的吟唱。
直须:只应,应当。
明月:借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鉴赏

这首元代李孝光的《念奴娇》描绘了一个豪放不羁的男儿形象。开篇以婴儿啼声暗示主人公的非凡气质,"定知英物"预示其日后必有大作为。随着岁月流转,他专注于风月之事,但内心世界广阔无垠,仿佛天地之间只有四壁供其驰骋。提到黄石公的兵法和赤松子的仙道,暗指他虽年华老去,但志向未减,白发如雪,仍不失英雄本色。

词中通过"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将主人公与张良(字子房)相提并论,表达对他的敬仰。醉酒后的豪情壮志,狂歌笑傲,带动四座生风,显示出他的洒脱与豪迈。对于功名利禄,他看淡如烟,如同云鸿消失在天际,"枣下枯枝,黄金虚牝"象征着这些世俗追求的虚幻。最后,他以豪迈的吟唱和痛饮,呼唤明月,表达了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刻画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男性形象,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色彩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

儿童齐唱民安作,问底事、来何暮。

酷似当年廉叔度。

春风千里,□□□□,绿到棠阴处。

玉壶清贮金茎露。翻向人间作霖雨。

今日东瓯成乐土。

清都虎豹,借恂无计,衮职须君补。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寿李后山

种竹栽花溪上宅,此翁初赋归欤。

试尝菊水味何如。人间霖雨手,天上寿星图。

把酒祝翁千岁寿,翁言政不关渠。

少令高大我门闾。平反亦多矣,有驷马高车。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感皇恩

五马东来,人歌襦夸,春晚棠阴绿如许。

草堂诗梦,应费湖中箫鼓。清香生画戟、连嘉树。

父老踏歌、道君侯来何暮。容易君侯又归去。

凤凰池上,去作九州霖雨。儿童骑竹马,沙堤路。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感皇恩

算富贵康宁,于公独厚。天公着意君知否。

古今盛事,百岁在堂寿母。斑衣鹤发、真稀有。

三载河阳,种花插柳。惯父老歌谣拍手。

名香朝野,公旦云仍无负。剑光连紫气、横牛斗。

形式: 词牌: 感皇恩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