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君俞以子华古德颂见示

百尺竿头进步人,随缘偶物莫非真。

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站在很高的位置上不断追求的人,顺应万物随缘而行,一切都是真实的。
你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寻求真理,其实,即使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中,也是法性的体现。

注释

竿头:比喻极高之处或极难达到的境地。
进步人:不断进取、提升自己的人。
随缘偶物: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不强求。
法身:佛教术语,指人的本性或真理的体现。

鉴赏

这首诗名为《奉和君俞以子华古德颂见示》,作者韩维是宋代文人。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修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对佛教中"法身"的理解。"百尺竿头进步人"形象地比喻修行者在精神层面上的不断追求,即使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觉察和提升。"随缘偶物莫非真"强调顺应事物本性,认为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蕴含着真理。最后两句"君看日用如何讨,即此空身是法身",诗人指出,真正的佛法并不脱离日常生活,空灵的内心即是法身的体现。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答祖印喜雪二颂(其一)

细逐流风遍大田,皑然一色绝中边。

空生惯识岩中镜,何似天花乱坠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奉答祖印喜雪二颂(其二)

久旱终能不失时,田家喜气吐虹霓。

庞公昔日曾垂语,资福今朝更指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招彝叟厚之饮台上花间

恍然身世出尘心,香霭祇园地布金。

秉烛听歌不知醉,夜深清露满衣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城西书事五首(其一)

蔬畦绕茅屋,林下辘轳迟。

霜蔓已除架,风飘空挂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