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嚬呻,象王哮吼。

云门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唤作手。

三世诸佛不能知,狸奴白牯却知有。

雨打梨花蛱蝶飞,风吹柳絮毛毬走。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翻译

狮子低吟,象王怒吼。
在云门北斗中隐藏,白云为何被称为手。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陀都无法理解,但狸猫和白牛却能感知。
雨点敲打梨花,蝴蝶翩翩飞舞,风儿吹动柳絮像毛球滚动。

注释

嚬呻:形容狮子低沉的叫声。
哮吼:象王愤怒时的吼声。
云门:佛教禅宗寺庙名,此处比喻神秘的所在。
唤作:称为,比拟。
狸奴:狸猫,古人常用来比喻机灵或敏锐。
白牯:白色的公牛,这里可能象征某种力量或智慧。
雨打梨花:春天的景象,梨花在雨中摇曳。
蛱蝶飞:蝴蝶在花间飞舞。
风吹柳絮:春风拂过,柳絮随风飘散。
毛毬走:形容柳絮像毛球一样滚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道的作品,名为《偈》。它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奇特的比喻来表达深奥的佛教哲理。首句“师子嚬呻,象王哮吼”描绘了狮子与大象的吼声,象征着佛法威严与力量。接下来,“云门北斗里藏身,白云因何唤作手”将云彩和北斗星关联,暗示佛法无边,难以捉摸,而寻常事物如白云也可寓言般成为引导修行的工具。

“三世诸佛不能知,狸奴白牯却知有”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神秘和普通众生对它的理解,即使是佛陀也无法完全领悟,但世间万物可能有所感知。最后两句“雨打梨花蛱蝶飞,风吹柳絮毛毬走”,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流转和无常,同时也暗含了修行者应如蝴蝶和柳絮般随缘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当下感悟的特点。

收录诗词(10)

释心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契丹打破波斯寨,夺得宝珠村里卖。

十字街头穷乞儿,腰间挂个风流袋。

形式: 偈颂

天台石桥

桥横飞涧上崔嵬,涧瀑千寻吼怒雷。

五百声闻看不破,至今活葬在岩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示圆證知客

莫年结屋傍山椒,门外荆芜没半腰。

几度赚君来扣击,老无气力举藤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佛光炤公首依于梁渚今往下竺参北峰印禅师二首(其二)

拣境分明妙药方,馀之分别更须忘。

晚风吹落残红片,休向枝头觅旧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