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萧大山

阿统遥知是乃宗,作诗工似选诗工。

写成判语皆吟笔,翻得离骚再国风。

共喜横渠传有弟,久誇坡老学如翁。

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阿统远知是同宗,诗才出众犹如选拔中的能手。
他的判决诗都充满诗意,翻阅《离骚》融入国家风格。
共同欣喜横渠有弟承继,长久以来称赞坡老学问如长者。
世间师友多已离世,如今只有庭中之人能延续这份传统。

注释

阿统:指诗人或某人。
遥知:远道得知。
乃宗:同一宗族。
作诗:创作诗歌。
工:精湛。
选诗工:选拔中的能手。
判语:判决诗,指带有评判性质的诗歌。
皆:都。
吟笔:富有诗意的笔触。
离骚:古代著名楚辞作品。
再国风:再次融入国家文化风格。
横渠:指程颐,宋代哲学家。
弟:后辈。
坡老:苏轼,宋代文学家。
学如翁:学问深厚如同长者。
世间:世间众人。
零落:散失、凋零。
庭闱:家庭内部,这里指家中。
诺唯中:仅存于家中。

鉴赏

这首诗是刘鉴的《谒萧大山》,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诗中充满了对友人阿统的赞美之辞,表达了对其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

“阿统遥知是乃宗”,开篇即点出阿统在文坛上的地位,其才华如家族传承一般显赫。紧接着,“作诗工似选诗工”进一步强调了阿统不仅创作能力高超,而且在挑选佳作上也同样精湛。

“写成判语皆吟笔”,此句描绘出阿统文思泉涌,写下来的批评文字都能轻松驾驭,宛如歌吟一般流畅自然。接着,“翻得离骚再国风”则形象地表达了阿统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能够让人回味到古代《离骚》那样的经典之作,同时也能体现出新的民族风格。

“共喜横渠传有弟”,这里的“横渠”可能是某种隐喻或者地名,但无论如何,这里表达的是对阿统兄弟般的友情和文学才能的共同庆幸。下句“久誇坡老学如翁”则是说阿统长时间以来一直效仿着古代诗人坡上的老者,学习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最后两句“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流露出一种时代变迁、朋友四散的情感。尽管外界的师友们纷纷离去,但是在家中的书房里,阿统仍旧是我等心目中的唯一文学偶像。

刘鉴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阿统深厚的敬意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收录诗词(35)

刘鉴(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二首(其二)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盈盈两无语,??争春风。

春风何许来,草木谁青红。

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

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

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

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

阳和不择地,亦复难为功。

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

形式: 古风

见率斋王廉使(其五)

使星来照鹭边沙,王郎皇皇远有华。

尽起绮园山个里,更招温石水之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贺周总管耐轩迁居回任(其二)

袖诗两度出山扉,到得城来与愿违。

南浦绿波凝望久,东山零雨喜公归。

疏梅斗雪增新洁,乔木参天长旧围。

重对门墙帘定卷,春风贺厦燕栖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贺周总管耐轩迁居回任(其一)

就第开藩自古难,旌门累世况团圞。

肯邀父老为邻舍,更约交游说岁寒。

千里春风棠蔽芾,一窗秋月竹平安。

乡人乡饮推乡贵,祗作平时样子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