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赖万耀的《大田坪八景(其三)石洞流云》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的奇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丹崖深处五云连”,开篇即点明了地点——深藏于丹红色岩石之下的山谷,云雾缭绕,仿佛与世隔绝。接着,“幽境中开别洞天”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处隐秘而神奇的地方,仿佛是另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
“壁险时闻猿啸月,草青疑觉钵生莲”两句,通过猿猴的啼声和草木的青翠,以及对“钵生莲”的想象,展现了石洞内外的自然景观与精神世界的联系。猿猴的啼声与月光交织,草木的生机与莲花的圣洁相映成趣,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红尘迥隔蓬莱晓,匹练空明河汉悬”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红尘之外,晨光初现,仿佛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连。而“匹练空明河汉悬”描绘的银河如同一条明亮的带子悬挂于空中,既壮观又神秘,象征着宇宙的辽阔与深远。
最后,“不向鹿门期九转,褰衣到此悟真禅”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鹿门,常指隐居之地;九转,道教炼丹术语,象征修炼过程。诗人表示,他不需通过世俗的修炼途径,只需来到这石洞流云之处,就能领悟到真正的禅意与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