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地僻嚣尘远,人稀习俗淳。
花时恒独往,随意蹋晴春。
斑竹过头杖,乌纱折角巾。
萧然多古意,何愧葛天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人身处偏远之地,远离尘世喧嚣,人烟稀少而民风淳朴。他独自在花开时节漫步,随性享受着明媚的春光。诗人手持斑竹拐杖,头戴折角乌纱帽,形象潇洒,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和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自比为葛天氏时代的淳朴百姓,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古风古意的深深喜爱与自得。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不详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门巷绝轮蹄,春深绿草齐。
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幽栖。
卷幔通花气,移床避燕泥。
时时得佳句,自向竹间题。
每恨韶华晚,仍嗟老病催。
闭门花落尽,隐几鸟飞回。
引睡书千卷,消愁酒一杯。
平生志士气,此日已成灰。
锦绣湖山世绝稀,东风不放赏心违。
芙蓉杨柳临清浅,佛刹仙宫绕翠微。
画舫载春天上坐,紫骝驮醉月中归。
高情独有林和靖,门掩晴空看鹤飞。
海上巢居海若降,三山眼底小如矼。
已攀若木为华表,更立榑桑作翠幢。
蛟室夜光晴烛户,蜃楼秋影冷涵窗。
鹪鹩梦断无因到,唯有同栖鹤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