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雨后月色倍皎

宵吟蜡穗双双擘。桂影移帘额。碧天雨洗露华凉。

自起开帘庭院草生香。盈盈脉脉看何限。

妆镜堆云懒。春前相忆玉阑知。

惟有秋心还是絮蛩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雨后月色之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落于大地的静谧与清凉。首句“宵吟蜡穗双双擘”以夜深人静,蜡烛双燃的情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桂影移帘额”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通过桂影在帘幕上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月光的流转。

“碧天雨洗露华凉”描绘了雨后的天空,如同被洗涤过一般,显得格外清澈凉爽,露珠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晶莹剔透。“自起开帘庭院草生香”则将视角拉回室外,雨后的庭院草木散发出清新香气,与上文的清凉形成呼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盈盈脉脉看何限”一句,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仿佛月光正深情地凝视着无限的世界,表达了一种深邃而又温柔的情感。“妆镜堆云懒”则以妆镜比喻月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云般铺满整个天空,但又显得慵懒无力,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幻想色彩。

最后,“春前相忆玉阑知。惟有秋心还是絮蛩时”两句,诗人将思绪拉回到季节更迭中,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期待。春前的回忆,如同玉阑一般珍贵,而只有在秋天,那如同絮虫一般的思绪才会再次涌现,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后月色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93)

张祥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梅香.课梅味雪图

怎岑寂,柴荆望望水云重。

问生涯何许,年来一例疏慵。

但省携锄野桥外,尽教嚼蜡世途中。

岁寒意,浪付瀛尘,吹散天公。幽踪。

想春晓,别后西湖,正是愁侬。

澹到无言,色香触法偏工。

新赠谁传折枝句,浅斟那识煮茶风。

相思恨,难蠲渴疾,空冷雕虫。

形式: 词牌: 雪梅香

忆旧游

听冰弦戛雨,钿管抛星,小院迎凉。

镜样西湖月,恁销魂捧去,高照红妆。

好花酒边催放,一曲杜韦娘。

更解事微风,吹将腻粉,花也输香。悠扬。

低度处,祇巧弄调唇,圆转调吭。

要共春莺语,问相思无据,声总谐双。

唾壶几回敲彻,残夜暗回肠。

指局冷枰閒,天涯野絮还自忙。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解连环

剪镫遥夕。问流黄刷罢,几番催织。

为捧心、消瘦年年,夜凉怨秋河,一墙红隔。

眼角情浓,更羞倚、曲屏风侧。

道花时不见,扑蝶重寻,顿怯风力。西楼向谁弄笛。

叹更阑月好,何事轻掷。

恁醉后、褪了燕支,有双袖黏来,者般狼籍。

齧臂痕深,又指与、些儿可识。

只难把、此愁打叠,绣裙百褶。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连环

画帘花午。记娇痴揽镜,未成眉妩。

但有情、却怨芳春,笑轻咽歌喉,要瞒鹦鹉。

小问侬名,为郎拨、琵琶弦数。

甚年时学得,银甲纤纤,背地曾谱。弓弓听伊细步。

讶朦胧不辨,三里香雾。

问再见、红颊添潮,更胜却环肥,鬓云低俯。

烛灺筵阑,最怯是、较量酒户。

念惟有、帐纱月煖,麝熏自度。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