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聪上人见寄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从前我们本是同道中人,各自的命运却让我独自守在边疆。
一旦我参透了镜子般空明的智慧,才明白圆泽禅师的高超德行。
回归内心,忘却世俗的牵绊,生活之道寄托在羊鞭上。
不像欧阳修那样,只留下空名和六一泉的美谈。

注释

前身:过去的经历或身份。
本同社:原本属于同一团体。
宿业:前世的业缘或命运。
独临边:独自来到边境。
一悟:一次深刻的领悟。
镜空老:像镜子般清澈的老者,可能指智慧的启迪。
圆泽贤:圆泽禅师,唐代高僧,以智慧和德行著称。
归心:回归内心,心灵归宿。
忘犊佩:忘却世俗的牵挂,如牛犊般的纯真。
生术:生活的智慧或方法。
寄羊鞭:寄托在羊鞭上,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
欧阳子: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六一泉:欧阳修在滁州时所建,以藏书、饮酒、游乐观鱼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次韵聪上人见寄》。诗中蕴含了深厚的禅理和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味。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这两句表达了对往昔因缘的回顾与反省,意指在过往的生命中,本应与他人共处于同一佛法团体,而自己却独自一人守望在世间的边陲之地。这不仅是对个人宿命的感慨,也揭示了作者对于轮回与解脱的深刻理解。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这两句诗则转向内心的顿悟,通过“镜空”比喻心境的澄明,指出只有当一个人领悟到万象皆空虚之时,才能真正认识到那份超然物外的智慧和德行。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宁谧,以及对世间纷争的超脱。"归心"意味着回归到本真之心,而"忘犊佩"则是将世俗的荣华富贵抛诸脑后;"生术寄羊鞴"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和谐态度。

最后两句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以欧阳修(欧阳子)为对比,指出自己与之不同。苏轼不愿像欧阳修那样留下世间名声,而是选择了心灵的自在和超脱。"六一泉"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清泉,或是某种特定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苏轼对于生命、禅理、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既有对往昔宿命的感慨,也有对未来超脱世俗的期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

零露泫月蕊,温风散晴葩。

春工了不睡,连夜开此花。

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

恼客香有无,弄妆影横斜。

中山古战国,杀气浮高牙。

丛台馀袨服,易水雄悲笳。

自从此花开,玉肌洗尘沙。

坐令游侠窟,化作温柔家。

我老念江海,不饮空咨嗟。

刘郎归何日,红桃烁残霞。

明年花开时,举酒望三巴。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一)

雪髯霜鬓语伧狞,淡荡园林取次行。

要识将军不凡意,从来祇啜小人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二)

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

鹤睡觉时风露下,落花飞絮满衣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