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渔舟》由明代诗人王润所作,描绘了一位渔夫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宁静的意境。
首句“时常出没不知秋”,开篇即以渔夫的行踪不定,不为季节更迭所拘束,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半世生涯在碧流”一句,点明了渔夫的生活环境——碧波荡漾的江河之中,暗示其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
“网晒斜阳红蓼岸,篷推明月白蘋洲”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渔夫日常劳作与生活的画面。斜阳映照下,渔网晾晒在红蓼岸边,明月之下,小舟停泊于白蘋洲上,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渔夫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逍遥或傍严陵钓,放浪还随范蠡游”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渔夫生活的悠闲与洒脱。严陵钓台和范蠡泛舟的故事,都是古代文人向往的隐逸生活典范,诗人借此表达了渔夫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借问个中谁是伴,沙鸥忘我我忘鸥”两句,以沙鸥为伴,表达了渔夫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沙鸥似乎也融入了渔夫的生活,两者相忘于江湖之间,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渔舟》一诗通过对渔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