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

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

祗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无人识得这小人物,他在天地间自由自在。
他如同一只平常的白鹤,对青山也无特别喜爱。
他的铁钵多年已锈迹斑斑,穿着麻衣布满毛皮斑点。
只听说他寻找五柳先生那样的隐居生活,时常在月光下归家。

注释

小一:形容人物微小而不起眼。
腾腾:形容行动自如或随性。
寻常:普通,平常。
鹤:白鹤,象征高洁。
爱:喜爱。
铁钵:铁制的饭碗,代指僧侣的餐具。
赤:生锈,暗指岁月的痕迹。
麻衣:麻布衣服,常指僧侣或隐士的服装。
毳斑:毛皮上的斑点。
五柳:五柳先生,借指隐士或田园生活。
月中:月光下,象征宁静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表达了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他那种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方式。"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则进一步描写隐逸之人的淡泊名利,他们对高远的山峰也无所谓,这种情感是出于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隐者日常简单而艰苦的生活。铁钵因长期使用而变得红热,显示出他们的勤勉与坚守;麻衣则因为时间长久而出现了毛球,反映出他们的简朴和不慕虚荣。

"祗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这两句诗则透露出隐逸之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他们只听说过那些美好的传说,如同历史上的五柳先生那般生活在自然中;而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的心灵也随着月光达到了一个宁静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与世无争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经士马中作

偷儿成大寇,处处起烟尘。

黄叶满空宅,青山见俗人。

妖星芒刺越,鬼哭势连秦。

惆怅还惆怅,茫茫江海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经友生坟

多君坟在此,令我过悲凉。

可惜为人好,刚须被数将。

白云从冢出,秋草为谁荒。

不觉频回首,西风满白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经先主庙作

古庙积烟萝,威灵及物多。

因知曹孟德,争奈此公何。

树古雷痕剥,碑荒篆画讹。

今朝冥祷祝,祗望息干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经吴宫

夫差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

妖艳恩馀宫露浊,忠臣心苦海山青。

萧条陵陇侵寒水,彷佛楼台出杳冥。

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