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东修竹欲连天,苦费西邻买笋钱。
此是商鞅垦土令,不同凿空误开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茂盛的竹林景象,野地里的修竹几乎与天相接,显示出自然的生机勃勃。诗人提到邻居为了购买这些竹笋不惜花费金钱,暗示了竹笋的珍贵和邻里之间的经济往来。接着,诗人将这种情景与历史上的商鞅变法联系起来,商鞅曾推行垦荒政策以发展农业生产,此处暗指竹林的繁茂得益于类似的鼓励耕作的法令。最后,诗人强调这与开辟边疆的错误行为不同,表达了对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无谓战争的理性思考。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竹林之兴衰,寓言国家政策之得失。
不详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灵箫合贮此灵山,意思精微窈窕间。
丘壑无双人地称,我无拙笔到眉弯。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
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可惜南天无此花,腰身略似海棠斜。
难忘槐市街南宅,小疏群芳稿一车。
可惜南天无此花,丽情还比牡丹奢。
难忘西掖归来早,赠与妆台满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