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其二)

久落泥涂惹世情,紫崖丹壑是平生。

养真无力常怀静,窃禄未归羞问名。

树隐洞泉穿石细,云回溪路入花平。

道人只住层萝上,明月峰头有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香山林宗师房中夜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久落泥涂惹世情”点明了诗人长期置身尘世,深受世俗困扰,内心渴望摆脱。接着“紫崖丹壑是平生”一句,转而描述了诗人向往的自然山水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养真无力常怀静”透露出诗人虽无法实现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但依然心存向往,体现了其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窃禄未归羞问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名利的不屑,宁愿保持清贫,也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妥协。

后半部分“树隐洞泉穿石细,云回溪路入花平”描绘了夜晚山中景色的幽静与美丽,泉水穿过岩石的细微声响,云雾缭绕溪流,花径平展,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最后“道人只住层萝上,明月峰头有磬声”以道人居住于层层藤萝之上,明月照耀下的山峰传来磬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超然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隐士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超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和探索。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别湛甘泉二首(其一)

行子朝欲发,驱车不得留。

驱车下长阪,顾见城东楼。

远别情已惨,况此艰难秋。

分手诀河梁,涕下不可收。

车行望渐杳,飞埃越层丘。

迟回歧路侧,孰知我心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别湛甘泉二首(其二)

我心忧以伤,君去阻且长。

一别岂得已,母老思所将。

奉命危难际,流俗反猜量。

黄鹄万里逝,岂伊为稻粱?

栋火及毛羽,燕雀犹栖堂。

跳梁多不测,君行戒前途。

达命谅何滞,将母能忘虞。

安居尤阱护,关路非歧岖。

令德崇易简,可以知险阻。

结茆湖水阴,幽期终不忘。

伊尔得相就,我心亦何伤。

世艰变倏忽,人命非可常。

斯文天未坠,别短会日长。

南寺春月夜,风泉閒竹房。

逢僧或停楫,先扫白云床。

形式: 古风

赠别黄宗贤

古人戒从恶,今人戒从善。

从恶乃同污,从善翻滋怨。

纷纷嫉娼兴,指谪相非讪。

自非笃信士,依违多背面。

宁知竟漂流,沦胥亦污贱。

卓哉汪陂子,奋身勇厥践。

拂衣还旧山,雾隐期豹变。

嗟嗟吾党贤,白黑匪难辩。

形式: 古风

四明观白水二首(其一)

邑南富岩壑,白水尤奇观。

兴来每思往,十年就兹观。

停驺指绝壁,涉涧缘危蟠。

百源旱方歇,云际犹飞湍。

霏霏洒林薄,漠漠凝风寒。

前闻若未惬,仰视终莫攀。

石阴署气薄,流触溯回澜。

兹游讵盘乐,养静意所关。

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

择幽虽得所,避时时犹难。

刘樊古方外,感慨有馀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