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汉仙岩

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

我已仙游依白发,遥从海上问摩尼。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岩寺的追忆与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仙岩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氛围。

首联“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诗人回忆起过去多次造访仙岩寺,却未能留下诗篇,表达了对未能及时记录下仙岩寺美景的遗憾。

颔联“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生动描绘了仙岩寺周围石笋高耸入云,仿佛在空中摇曳着月兔的身影;而玉莲则铺满了大地,映衬着龙池的碧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这里运用了佛教和神话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亲临天竺或探寻汉代的机巧,但心中对仙岩寺的向往如同飞锡窥探天竺,乘槎寻找汉机一般强烈。

尾联“我已仙游依白发,遥从海上问摩尼”中,“我已仙游依白发”暗示诗人虽已年老,但仍心怀仙游之梦,对仙岩寺的向往如同白发老人对仙境的追寻。“遥从海上问摩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向往,仿佛诗人正从遥远的海上向摩尼(佛教中的智慧之光)寻求指引,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岩寺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追求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执着,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寿诗(其一)寿陈先生

太丘家世故,总角便知名。

观象传三易,杖鸠作五更。

衣冠从里俗,月旦满乡评。

圣世求惇史,天涯属王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四寿诗(其二)寿薛先生

吾乡推著姓,胶序久娉婷。

说剑倾秦国,守箕重汉庭。

头颅今未白,薜荔老犹青。

喜接烟霞迩,年年仰岁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四寿诗(其三)寿谢先生

君家饶玉树,踰七鲁诸生。

伏枥风前啸,横经雪里情。

松阴含晚照,梧色滋新晴。

五采凤毛在,何须待渭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四寿诗(其四)寿家君

年少钻研博,功名数每奇。

龙章虽久渥,鲤训更加贻。

白发吟淇澳,丹心寄杖藜。

三朋同作寿,百岁未为期。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