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点两点过云雨,千株万株临路松。
五月江南好风景,行人马上不从容。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初夏时节的景象。"一点两点过云雨",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是指雨滴洒落在松枝上,如同点点滴滴的音符,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千株万株临路松"则展现了松树林的壮观和密集,路旁的松树成片,形成了一道翠绿的屏障,给行人带来清凉和宁静。
"五月江南好风景"直接赞美了江南的季节之美,五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花木繁盛的时候,景色宜人。最后的"行人马上不从容",通过行人的反应,进一步烘托出景色的迷人,连路人都忍不住放慢了脚步,流连于这如画的风景中,显得悠然自得,心情舒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雨中的松林和江南五月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生活的闲适态度。萨都剌作为元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意趣。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野人一宿经山寺,十里松声半夜潮。
何日挂冠寻旧隐,山中应有故人招。
山中酒熟客初至,正是东林月上时。
痛饮不知过夜半,深山风露下松枝。
门外好山青入户,阶前芳草绿侵帘。
山僧应笑游人醉,头上花枝压帽檐。
穿松翠滴青骢马,过雨凉生白苧衣。
三月已过四月半,柳花开尽楝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