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司谏光贞游西山(其一)

草色青青映客袍,经丘寻壑未辞劳。

石边流水浮花出,天外危峰拔地高。

倚马赋诗分险韵,饤盘生菜却邪蒿。

风光差胜江南否,试为平章一染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胡司谏光贞一同游览西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

首联“草色青青映客袍,经丘寻壑未辞劳”,开篇即以绿草映衬着旅人的衣袍,生动展现了春日郊游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辞劳苦的精神。诗人通过“经丘寻壑”四字,不仅描绘了行进中的地形变化,也隐含了探索未知、追求美景的勇气与决心。

颔联“石边流水浮花出,天外危峰拔地高”,进一步渲染了西山的壮丽景色。流水携带着花瓣缓缓流淌,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而远处的山峰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这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描绘了动态的水花,又刻画了静态的高山,形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颈联“倚马赋诗分险韵,饤盘生菜却邪蒿”,转而描写诗人与友人在旅途中即兴赋诗的情景。倚靠在马背上,面对险峻的山势,诗人灵感涌现,创作出富有挑战性的诗句。同时,他们还品尝了新鲜的蔬菜,以此来驱除邪气,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尾联“风光差胜江南否,试为平章一染毫”,最后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询问这西山的风光是否比江南更为出色。他邀请读者或后人来评判,表达了对西山美景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他人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它不仅是一次自然之旅的记录,也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审美情趣的体现。

收录诗词(130)

杨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胡司谏光贞游西山(其二)

纵步郊原兴未休,撩人诗景细探求。

平湖风蹙纹如縠,列嶂岚开翠欲流。

峭壁留题和藓刻,澹云将雨为花谋。

何时款段从君后,抖擞尘襟取次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闺情次乾叔韵

妆阁无人独掩扉,年年病里送春归。

越罗欲换添香懒,螺黛全消对镜稀。

薄命自伤同柳叶,多情谁遣下渔矶。

客途善保千金重,莫为行云误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雪中忆再用前韵(其一)

灾沴潜消乐事厌,寒威转劲火藏炎。

持杯顿觉芳醪薄,得句时将冻笔拈。

羽卫森严随白帝,琼瑶散乱妒飞廉。

欲看雪月交辉处,兀坐空斋不下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雪中忆再用前韵(其二)

冯夷剪水费工夫,玉殿朝回肃步趋。

共讶袁安犹闭户,谁怜江革独遗襦。

状如柳絮因风否,声类春蚕食叶无。

父老预占来岁稔,赞调元化荷钧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