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声四韵(其二十五)

我来何太晚,午月避炎蒸。

鹏息垂天在,蝉音聒耳能。

繁缨愁给谏,捷足笑中丞。

如此风波际,招魂不可听。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夏日炎暑为背景,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某些官僚行为的不满。

首联“我来何太晚,午月避炎蒸”开篇即点出夏日酷热,诗人感叹自己来得太迟,未能及时避开炎热,暗含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讽刺。

颔联“鹏息垂天在,蝉音聒耳能”运用了鹏鸟与蝉的意象,鹏鸟翱翔于天际,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宏伟的抱负;而蝉则以其烦人的叫声,比喻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的琐事或小人之言。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不满。

颈联“繁缨愁给谏,捷足笑中丞”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场现象的批判。繁缨,古代马饰的一部分,常用于形容官员的仪仗,这里借指官员的威仪;给谏,指进谏的官员,即提出批评建议的人;中丞,古代官职名,此处泛指官员。这一联通过“愁给谏”和“笑中丞”的对比,揭示了官场中批评与被批评的复杂关系,以及对某些官员言行不一、表面光鲜而内心虚伪的讽刺。

尾联“如此风波际,招魂不可听”总结全诗,指出在这样的动荡时局下,即使有人试图发出正义之声(招魂),也难以被人倾听或理解。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暑、鹏鸟、蝉、繁缨、给谏、中丞等形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官场现象的批判与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98)

许国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声四韵(其二十六)

希圣亦常事,天人泯怨尤。

一经风雅颂,三代夏殷周。

自有南薰意,兼辞北阙忧。

先秦不足道,何肯并应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平声四韵(其二十七)

料理登临意,莫随年发侵。

淹留悲岁久,儿女学乡音。

王粲哀时泪,梁鸿去国心。

古风今不在,惭愧白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平声四韵(其二十八)

休文分韵后,最险孰拈覃。

雨过吟刚就,风来赋自南。

怜君何草草,笑我已三三。

近日巫咸意,还输去荔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平声四韵(其二十九)

庾郎鲑菜好,昧是水晶盐。

列传知谁附,参军似我髯。

有怀终浩浩,一水久厌厌。

极目烟波外,多承雨意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