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吾丘衍的《桃源》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生活理想。首句“避世成仙岂怨秦”,表达了诗人对纷扰现实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因秦朝的变迁而改变追求。次句“翠霞丹霭景长春”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永恒的宁静与美好,暗示桃源世界的长生不老。
“不因野水流花出”进一步强调了桃源的隐蔽性,如果不是偶然间被流水带出的花香,外人很难发现这个隐秘的仙境。最后一句“此地何由识晋人”,借晋代典故,暗示桃源是古代隐士的理想归宿,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理解并找到这个地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桃源的神秘与理想化,寄寓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红尘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