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站在积潦环绕的高城边,面对夕阳西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积潦际危堞"描绘了积水与城墙相接的场景,显示出环境的潮湿和城楼的险峻;"苔衣罥白羽,槐荫悬青虫"则通过苔藓覆盖的羽毛和槐树下挂着的青色虫子,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自然界的静谧与生动。
诗人在此时的快哉亭上,既有闲适的胡床之乐,也有对团扇消暑的感慨。"不浅胡床兴,无多团扇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享受,暗示着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最后,诗人以"目穷犹起羡,演漾一渔篷"收尾,表达了对渔夫自在生活的羡慕,即使身处喧嚣之中,仍向往那份随波逐流的逍遥。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