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象郡(其三)

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

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

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格非在初至象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以“秦扁”暗指扁鹊,表达了对古代名医扁鹊的怀念,同时暗示了诗人对南方医学知识的渴望。"医方略岚嶂"则描绘了南方山峦叠嶂的自然景观,隐喻着医学知识的深奥与难以触及。

接着,“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描述了秋季茅草的黄色与疟疾相似的症状,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疾病症状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通过对比咒师的无能与市井中人的半身扶杖,讽刺了迷信与现实的差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这里“黄婆”可能是指黄帝,诗人表达了希望像黄帝一样,母亲强大,儿子也能成为王者的愿望,寓意着对家族兴盛和国家强盛的向往。

最后,“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诗人直抒胸臆,指出真正的妙药就在眼前,呼吁人们珍惜身边的资源,保持健康平安。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医学、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关注民生、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情怀。

收录诗词(11)

李格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 字:文叔
  •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 生卒年:约1045~约1105年

相关古诗词

初至象郡(其四)

居近城南楼,步月时散策。

小市早收灯,空山晚吹笛。

儿呼翁可归,恐我意惨戚。

从来坚道念,老去倦形役。

天其卒相予,休以南荒谪。

宴坐及此时,聊观鼻端白。

形式: 古风

绝句(其一)

步履江村雾雨寒,竹间门巷系黄团。

犹嫌肮脏惊鱼鸟,父老相呼拥道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绝句(其二)

八尺方床织白藤,含风漪里睡瞢腾。

若无万里还家梦,便是三湘退院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驾幸太学倡和

日月天回十二章,诏移清跸幸胶庠。

六龙稳转桥门曲,多士横穿锦仗行。

俎豆威仪瞻阙里,东西风教自周王。

太平谁谓初无象,四海形容在一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