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渚舟中(其一)

夕晴殊可喜,小作川原游。

水岸菰蒋合,野田鸿雁留。

云烟易得晚,城市那知秋。

落叶塞破屋,逃亡令我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傍晚的晴天特别令人欣喜,我打算去河边田野间游玩。
水边的菰和蒋草交织在一起,野外的天空中大雁停留不走。
傍晚的云烟很快就聚集,身处城市的人们却不知秋天已至。
落叶堆积在屋檐下,让我感到生活的困顿与逃亡的忧虑。

注释

夕:傍晚。
晴:晴朗。
殊:特别。
川原:河流和平原。
菰蒋:菰和蒋草,都是水生植物。
鸿雁:大雁。
云烟:云雾。
晚:傍晚。
城市:城市。
那知:哪里知道。
落叶:飘落的树叶。
塞破:堆积。
逃亡:逃离。
愁: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秋景。诗人在夕阳的映照下,独自一人漫步于川原之上,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水边的菰蒋草和野田中的鸿雁,都成为了他游走时的伴侣。

"云烟易得晚"一句,通过对云与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日暮时分的感受,那份静谧与悠长,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时间的流逝。然而,当诗人转向城市之秋时,却又生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正经历着某种社会动荡或个人困境。

"落叶塞破屋"一句,则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所处的居所联系起来,通过落叶填满了破旧的屋顶,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最后,"逃亡令我愁"表明诗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忧虑,这种情绪可能源自于当时社会动乱或个人遭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与之相映衬的心境描摹,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喜晴

新岁连朝喜遇晴,宜人宜谷最关情。

郊原尚觉春光薄,市井先传米价平。

趁暖飞虫生灭易,向阳征雁去留轻。

北门冷掾无公事,閒看官梅野柳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晴复雨

早起方誇甲子晴,夜分忽又似盆倾。

黑云冉冉连灯暗,白浪滔滔与岸平。

芹未出泥先有燕,花都委地尚无莺。

东桥沙觜多舟楫,直下荆溪不待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寓舍在青安门外由是出郊不数里群山献状如游龙如奔马如踞虎豹深秀坡陀不一而足似有招引赋诗之意遂约子野再用韵(其二)

山列瑶簪束不齐,过云舒卷树高低。

孟郊李白曾行处,泰华琅琊尽向西。

瘦马自穿幽径去,老莺犹恋落花啼。

岂无崖壁平如削,留与诗人醉墨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寓舍在青安门外由是出郊不数里群山献状如游龙如奔马如踞虎豹深秀坡陀不一而足似有招引赋诗之意遂约子野再用韵(其一)

西望宽平倦眼开,风收云翳扫烟埃。

谁能白日捲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

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

此中林壑多仙迹,何必吹箫更楚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