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峰围绕一峰深,向此长修苦行心。
自埽雪中归鹿迹,天明恐被猎人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万峰围绕一峰深"表达了僧人所选择的深山之中,四周高峰环抱,一座孤峰更是其隐居之所,显得格外幽深。"向此长修苦行心"则透露出僧人的坚定信念和长期修行的心志,这里的“苦行”不仅指身体上的磨练,也象征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接着,“自埽雪中归鹿迹”,画面上是僧人在雪地里清扫脚印,回归自然,就像鹿一样不留痕迹。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顺应。他们希望与大自然合而为一,不愿意留下任何可能引起世俗纷扰的痕迹。
最后,“天明恐被猎人寻”则表现出僧人对于外界干扰的担忧。在光亮的白昼中,恐怕会有打猎的人类来到,这种担心使得他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僧人在其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主题。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后代称欢伯,前贤号圣人。
且须谋日富,不要道家贫。
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
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
澹然相对却成劳,月染风裁个个高。
似说玉皇亲谪堕,至今犹著水霜袍。
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
见欲扁舟摇荡去,倩君先作水云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