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道中竹枝(其一)

牵车驰马夜无停,不辨容颜只辨声。

非是长歌即长叹,一般行路两般情。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居庸关道中的独特景象与情感体验。通过“牵车驰马夜无停”,诗人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夜晚行进的繁忙与急促,车辆与马匹不停歇地穿梭于黑暗之中,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接着,“不辨容颜只辨声”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的感知对比鲜明地呈现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或许无法看清彼此的面容,但声音却成了辨识的关键。这不仅反映了夜晚环境的昏暗,也暗示了行旅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默契或共通的情感状态。

“非是长歌即长叹,一般行路两般情。”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旅途中的两种常见情感——长歌与长叹,与行路这一行为联系起来,指出尽管行路的方式相同,但不同的人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却是截然不同的。长歌可能是对旅途的喜悦与自由的表达,而长叹则可能是面对困难、孤独或是对未知的忧虑。这种对比强调了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在相似外在情境下,个体内心感受的巨大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普遍现象与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居庸道中竹枝(其二)

千车万骑度关山,独坐肩舆帖帖安。

传与家人莫相忆,不曾辛苦不曾寒。

形式: 词牌: 竹枝

次韵弘济过居庸佛院怀幼孜(其一)

又随翠辇度居庸,不复当年语笑同。

下马还寻旧游处,伤心寒树起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韵弘济过居庸佛院怀幼孜(其二)

并登仙阁愧才庸,三十年间进秩同。

何日南帆溯潇峡,冢前持酒酹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时思堂(其一)

树有深根水有源,音容梦寐记生存。

堂中日日蘋蘩荐,不称从来罔极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