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
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出自《自遣诗三十首》的第十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内心的忧虑。
"渊明不待公田熟,乘兴先秋解印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渊明"指的是隐逸之士,他们不等待公共田地成熟,而是选择了早早地抽身离去,放弃世间的牵绊和责任。"乘兴先秋解印归"则表达了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像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我为馀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世事的迷茫。在这里,"馀粮"意味着剩余的粮食,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顿或不确定性。"春未去"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而个人愿望未达成的感慨。而最后一句"到头谁是复谁非"则是一种对人生、对世事的无奈和困惑,仿佛在问这个世界到底谁才是正确的,而谁又是错误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深刻的人生观察。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云拥根株抱石危,斲来文似瘦蛟螭。
幽人带病慵朝起,秖向春山尽日欹。
月澹花闲夜已深,宋家微咏若遗音。
重思万古无人赏,露湿清香独满襟。
南岸春田手自农,往来横截半江风。
有时不耐轻桡兴,暂欲蓬山访洛公。
贤达垂竿小隐中,我来真作捕鱼翁。
前溪一夜春流急,已学严滩下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