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祠怀古

古庙荒台入望迷,孤城辽旷万山西。

沉沉晚树连云歇,漠漠寒烟与鹭齐。

沙岸漫蒸溟海气,江峰愁绝远臣栖。

沧桑异代犹如此,潦倒何妨一杖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邃的历史画卷。首句“古庙荒台入望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空间的广阔感,古庙荒台,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让人不禁陷入对过往岁月的遐想之中。“孤城辽旷万山西”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辽阔的地理空间,孤城与万山相映成趣,既显出城市的孤独,也暗示着历史的孤独。

接着,“沉沉晚树连云歇,漠漠寒烟与鹭齐。”这两句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凄清氛围。晚树沉沉,仿佛与天际相连,寒烟弥漫,与白鹭齐飞,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沙岸漫蒸溟海气,江峰愁绝远臣栖。”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海洋与山脉,沙岸上蒸腾着海的气息,江峰之上,似乎有远臣的栖息之地,充满了忧郁与孤独的情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以及他们面对命运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沧桑异代犹如此,潦倒何妨一杖藜。”这两句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与感慨。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个人的潦倒与困境,在历史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诗人选择以一杖藜作为自己的伴侣,既是对历史的敬仰,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超脱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收录诗词(6)

黄在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南华寺

偶游双鹫思微茫,梵落平堤慧日长。

石鼎摇青浮贝动,金砂含翠断台荒。

晴回觉海探龙藏,雪满祇园过佛堂。

可是袈裟垂巨石,几人乞得度迷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喷玉岩(其一)

风急灵岩静,泉声树杪来。

探奇频策杖,望远独登台。

沙白鸟双下,天青江自开。

何堪摇落早,秋色杳难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喷玉岩(其二)

磴道飞帘瀑,萦回薜荔斜。

松涛低过雁,江暝断栖鸦。

叶落疏林寂,藤阴去路赊。

苍茫堪眺望,吾欲挟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喷玉岩(其三)

灵閟开天阙,峰峦敞羽扉。

断崖流瀑浅,阴洞过云霏。

烟静残苔出,霞深古桧围。

丹梯千仞上,鸾啸歌何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