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及其对人性影响的批判,以及与妻子一同游览瀛洲书院时的感受。"科第污人根性贱"表达了对科举制度可能腐蚀人的本性的忧虑,认为它贬低了人的价值。"登瀛好梦成空"则暗示了那些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人们的期望往往落空。
"笑他名士可怜虫"以轻蔑的口吻嘲笑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名士,认为他们徒劳无益。接下来的"人文都阒寂,枉说此间雄"进一步强调了书院中缺乏真正的人文精神和英雄气概,显得空洞无物。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春天景色的描绘,"三月春寒犹料峭,桃花片片飞红",以春风中的桃花反衬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阑干并倚太匆匆"写出了作者与妻子依偎在栏杆边,时间却过得太快,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楼台看倒影,湖水自生风"描绘了湖面的宁静,楼台倒映水中,微风吹过湖面,形成动态的美,但这种美景并未能冲淡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反而更显落寞。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词,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