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哀十首(其九)

古木秋声入梦中,空山琴瑟夜西风。

糟糠麻枲宜相老,针线衣裳不斗工。

云鹤心伤燕水北,雾猿肠断粤山东。

愁来不觉凄凉处,古木秋声入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名为《风哀十首(其九)》。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古木与西风交织出的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首句“古木秋声入梦中”,以“古木”和“秋声”为切入点,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意境之中,仿佛在梦中听到了古树在秋风中的低语。接下来,“空山琴瑟夜西风”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空旷,琴瑟之声在西风中回荡,增添了几分悠远与寂寥。

“糟糠麻枲宜相老,针线衣裳不斗工”两句,转而从生活日常的角度出发,通过“糟糠麻枲”(粗粮和麻布)与“针线衣裳”(手工缝制的衣服)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既有对物质条件的淡泊,也有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云鹤心伤燕水北,雾猿肠断粤山东”则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云鹤”与“雾猿”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状态——云鹤可能象征着自由与高洁,而雾猿则可能寓指忧伤与思念。这两句描绘了远方的景象,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愁来不觉凄凉处,古木秋声入梦中”将思绪拉回现实,点明了诗的主题——愁绪与孤独。即使在梦中,诗人也无法摆脱这份愁绪,古木与秋声成为了他内心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75)

李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哀十首(其十)

寒江夜泊自生哀,一阵江风一阵摧。

花落水流情不尽,海枯石烂恨难灰。

相思极目长万里,独叹愁肠每九回。

果若人言虽不哭,寒江夜泊自生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月哀十首(其一)

嫦娥殿冷锁黄昏,古木悲听声断猿。

三十一年天外别,八千馀路梦中魂。

蟾宫阙在清虚府,连理枝生丽水村。

帘捲窗前空自洎,嫦娥殿冷锁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月哀十首(其二)

婺女星沈五更长,银河倒影照愁肠。

蚕桑事往心常苦,巾栉身能义亦当。

雁去只凭传消息,秋来谁为寄衣裳。

凄凉一点西风泪,婺女星沈五更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哀十首(其三)

雀屏虚影夜悠悠,有分天缘未到头。

欢喜教儿蕉有叶,荒凉望石泪空流。

鸟啼花落人如梦,冰冷霜寒月似秋。

惆怅人生真不偶,雀屏虚影夜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