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
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感。开篇“霁色明高巘”一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的氛围——晴朗的天气,高峻的山峰,使人感到一种空旷和清新的感觉。而“关河独望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远眺之情,他站在关卡旁,目光穿过河流,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
紧接着,“残云归太华”一句,更增添了一份落寞的情怀。太华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峰之一,这里提及它,是为了点明方向,也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随后的“疏雨过中条”则描绘出一个细雨绵绵,濡湿中空的景象,给人的感觉是秋天特有的凉意和湿润。
下片转入细节描写,“鸟散绿萝静”中的“鸟散”,形象地表达了秋季鸟类开始迁徙的景象,而“绿萝静”则让人联想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尽管鸟儿已离去,但植物仍旧保持着生机。紧接着,“蝉鸣红树凋”一句,更是秋天的写照——蝉鸣声中带有一丝悲凉,而“红树凋”则预示着树叶即将落尽,秋意渐浓。
最后,“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诗人似乎在自问,又似是在对景物发声。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心境,他不再多言,只是随遇而安,让自己的心灵像蓬草一样飘零于秋风之中。这也许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是一种超脱尘世,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秋的静谧与孤独,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朝回佩马早凄凄,年少恩深卫霍齐。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
南陌行人尽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
六十悬车自古稀,我公年少独忘机。
门临二室留侯隐,棹倚三川越相归。
不拟优游同陆贾,已回清白遗胡威。
龙城凤沼棠阴在,只恐归鸿更北飞。
中岩多少隐,提榼抱琴游。
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
瓢闲高树挂,杯急曲池流。
独有迷津客,东西南北愁。
绿发监州丹府归,还家乐事我先知。
群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
黄卷新书芸委积,青山旧路菊离披。
亨衢自有横飞势,便到西垣视训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