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潘星斋舍人《中秘校书图》

卓荦观书近紫宸,明珠智慧玉精神。

桐阶落叶心逾静,竹简浮香眼倍新。

炯炯藜辉临午夜,翩翩槐市羡芳春。

风流不必推门望,已称金华殿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勤奋读书的文人形象,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专注与智慧。首句“卓荦观书近紫宸”,以“卓荦”形容其卓越的读书成就,靠近“紫宸”则暗示了其地位的尊崇。接下来,“明珠智慧玉精神”运用比喻手法,将智慧比作明珠和玉石,凸显了其思想的珍贵与纯净。

“桐阶落叶心逾静,竹简浮香眼倍新”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桐树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主人公的心却更加宁静;竹简的香气仿佛让他的眼睛更加敏锐,对知识的追求更加热切。

“炯炯藜辉临午夜,翩翩槐市羡芳春”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夜晚仍坚持学习的情景,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如同春天的槐市般繁华。藜火虽微,却照亮了他的心灵;而他向往的知识世界,如同春天的槐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风流不必推门望,已称金华殿里人”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风度与才华的高度赞扬,认为无需刻意寻找,他已经成为了像金华殿里的学者一样,拥有深厚学识与高尚品格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赞美了主人公勤奋好学、智慧超群的品质,以及他在知识海洋中不懈探索的精神。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曹南试院和季仙九前辈壁间韵(其一)

怜才同此意缠绵,红紫争春合万千。

枯树有根寒处发,流莺无语静中穿。

果然晴雨符佳节,闻说芳菲胜去年。

多少名园余梦想,风光遮莫二分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曹南试院和季仙九前辈壁间韵(其二)

小院春华入管城,可容末座附诗盟。

甘棠树树风流古,天籁萧萧格韵清。

飞絮光阴怜短鬓,惜花心事问长檠。

来朝又整征轺出,揽辔行看绿野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曹州试竣,潘丽槎太守饯于城北何氏花园,时牡丹正开,赋此留别

十里离亭敞绮筵,征尘重惹柳丝牵。

刚逢此会花争发,偏喜今宵月正圆。

五色自惭迷目易,百年还是树人先。

河阳尚写风流韵,珍重刘郎去后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庄蝶缘明经嘱题《牛衣对泣图》,并出示悼亡之作(其一)

疏林远水惨斜曛,萧瑟秋声不忍闻。

落叶打窗凄欲语,空花留镜惝难分。

泪痕双照虚明月,心绪孤飞绕断云。

此景易摹情不尽,千秋义重孰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