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鼓笛笙箫鬨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
黄番绰共唐三藏,彷佛相传未必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宫廷中的音乐与舞蹈场景。开篇“鼓笛笙箫鬨舞茵”一句,以强烈的节奏和音响效果,勾勒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这些乐器的演奏,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让人仿佛能听见那激昂的音乐声。
紧接着,“伶官和尚杂宫人”一句,则从人物上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这里的“伶官”通常指的是乐官或乐师,而“和尚”则是佛教僧侣,两者的并置,显示出一种宗教与世俗生活交融的情景。而“杂宫人”则暗示着宫廷内部的人员构成多样,可能包括了宫女、太监等。
第三句“黄番绰共唐三藏”,这里的“黄番”指的是佛经中的一种翻译方式,“唐三藏”则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别称,他曾远渡西域,取回大量佛经并翻译。诗人提及这位杰出的佛教翻译家,可能是在强调某种文化交流或宗教信仰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彷佛相传未必真”,则流露出一种怀疑和质疑的情绪。“彷佛”意指模仿、遵循佛法,“相传”则是代代相传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句话,似乎在表达对某些被长久传承但可能失去本真意义的教义或仪式保持一定距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其对于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深刻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哦松人与职俱清,时见春郊雨又晴。
所学政应如陆九,只消一语了平生。
官无大小各分忧,可但专为七尺谋。
说著此身便非是,寄声多谢薛嘉州。
东篱相伴殿西风,我识花神品藻公。
秋老别无第三品,傲霜黄处拒霜红。
堆青积翠耸□□,□□峥嵘古寺深。
此画老钱暮年笔,真成一纸直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