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护国上方

久知喧寂两空华,分别应缘一念邪。

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茗对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书护国上方》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对比喧嚣与宁静、脱靴吟唱芍药与煮茗对赏梅花,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久知喧寂两空华”,诗人开篇便点明了喧嚣与寂静都是虚幻的表象,暗示了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追求。接着,“分别应缘一念邪”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喧嚣与寂静之间的区别源于个人的一念之差,突出了个人心态的重要性。

“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茗对梅花。”这两句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脱靴吟唱芍药的场景与煮茗对赏梅花的情境相对照,前者可能象征着外在的热闹与激情,后者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高雅。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更倾向于后者,即在宁静中寻找真我,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它不仅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关照。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声许茶绝句督之

凤山一震卷春回,想见香芽几焙开。

未办倩君持券买,故应须我著诗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谢人寄茶

寄我新诗锦绣端,解包更得凤山团。

分无心赏陪颠陆,只有家风似懒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其一)

道人一计了平生,肯笑寒儒不糁羹。

若识先生晚食肉,万钱何处著膻腥。

形式: 七言绝句

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其二)

牛羊触藩笋成竹,鹅鹜成群饱倒藤。

一饭罗摩未为孽,要知我是在家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