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綦崇礼所作的《送潍州詹倅五首》中的第一首,通过描绘主人公王祥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即将离任的不舍。
首先,“矫矫摩天姿,青云久垂翅”两句,以“矫矫摩天姿”形容王祥的非凡气质,如同直冲云霄的雄鹰,展现出他超凡脱俗的品格。“青云久垂翅”则暗示王祥虽未展翅高飞,但其才华与志向犹如青云之上的翅膀,随时准备翱翔天际,象征着他深藏不露的智慧与能力。
接着,“别乘屈王祥,海隅赖康济”两句,点明了王祥被调任至偏远的潍州,虽然对他个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委屈,但对当地百姓而言,却带来了福祉与安定。这里的“康济”既指王祥的治理能力,也暗含了他对地方的救济与帮助。
“峻节回郡政,深仁赈民匮”进一步赞扬了王祥在治理潍州期间的卓越表现。他以坚定的节操(“峻节”)改革地方政策,以深厚的仁爱之心(“深仁”)解决百姓的困境(“赈民匮”),展现了他作为领导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胡不三年留,斯民且安慰”表达了对王祥未能在潍州多留几年的遗憾,以及对他离去后百姓将失去依靠的担忧。这句话不仅流露出对王祥的不舍,也体现了他对民众生活改善的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王祥形象的塑造和事迹的描述,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对地方发展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