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䓁慈嵩岳云青山白云图

㫺游河朔还,历览河南山。

山峰峥嵘三十六,峻极中天是嵩岳。

嵩岳之高出昆崙,衡恒岱华咸归尊。

下临豫野雄地势,上应镇宿昭天文。

太室辟其东,半夜倒暾沧海日。

少室辟其西,萧晨俯挂青萝月。

风台雾阁何岧峣,翠崖月谷堪逍遥。

王子凤笙吹绝岭,焦师霓裳翻绛霄。

便欲飞车往栖息,笑倚天门观八极。

闲云来往作宾朋,彼此无心自相得。

惜哉此愿未果从,徒看云山落画中。

山青云白倏远近,似闻兰若来疏钟。

八十禅公双目烱,一瞬云山皆幻境。

不须只尺论万里,寸心要与天地并。

重曰山有岳兮岳有云,云为雨兮泽无垠,云不为雨兮舒卷向乾坤。

襌公出处亦如此,浩劫不堕名实存。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游历河朔归来,又遍览了河南的山川。
其中有三十六座山峰峥嵘,嵩岳高耸入云,位于中央最为峻峭。
嵩岳比昆仑还要高,恒山、衡山、华山都尊崇它为最高峰。
它下临广阔的豫野之地,上与星宿对应的天文相应。
太室山在东边,半夜时分太阳从海上升起;少室山在西边,清晨月亮低垂在青萝间。
风台雾阁高峻,翠崖月谷宁静宜人。
王子吹奏凤笙于绝顶,焦师在红霞中翩翩起舞。
我渴望乘飞车前往栖息,笑倚天门,欣赏八方景象。
闲云飘荡如宾朋,无需刻意,自然和谐。
可惜这愿望未能实现,只能在画中欣赏山川。
山青云白忽远忽近,仿佛听到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
八十岁的禅师双目炯炯,一瞬之间,云山皆成梦幻。
不必以尺衡量万里,心怀天地才是真谛。
再说山有高峰,峰上有云,云化雨润泽无边,不降雨时则舒展于天地间。
禅师的出世入世也是如此,即使历经劫难,名实依旧。
山岳云海,禅意深远,浩劫不改,实存于心。

注释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峥嵘:山峰高峻突兀。
嵩岳:指嵩山,五岳之一。
豫野:古代豫州的平原。
镇宿:星宿名,象征着方位。
太室:嵩山主峰之一。
少室:嵩山另一主峰。
凤笙:传说中的仙乐乐器。
禅公:修行的禅师。
出处:出世或入世的生活方式。
浩劫:佛教中指世间的大灾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河朔,观赏河南山的景象。开篇即以“㫺游河朔还,历览河南山”设置了壮丽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了一场宏伟的自然之旅。接着,“山峰峥嵘三十六,峻极中天是嵩岳”具体描绘了嵩岳的雄伟,嵩岳被誉为“峻极中天”,显示出其高耸入云的气势。

诗人通过“嵩岳之高出昆崙,衡恒岱华咸归尊”来强调嵩岳的高度,不仅超越了昆仑山,而且与道教中的仙境相呼应,使嵩岳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下临豫野雄地势,上应镇宿昭天文”则从宏观角度展示了嵩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与天空之间的和谐关系。太室和少室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时间流转与自然景观的交织。

“风台雾阁何岧峣,翠崖月谷堪逍遥”中的“风台雾阁”、“翠崖月谷”等意象丰富地描绘了嵩岳的多样自然景观和神秘气氛。王子凤笙和焦师霓裳的出现,则是对历史文化的点缀,增添了一份古典诗词特有的文人情怀。

“便欲飞车往栖息,笑倚天门观八极”表达了诗人对于嵩岳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接着,“闲云来往作宾朋,彼此无心自相得”则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惜哉此愿未果从,徒看云山落画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栖息于嵩岳的遗憾,同时也承认了文字和绘画在传递真实体验上的局限性。然而,“山青云白倏远近,似闻兰若来疏钟”又一次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嵩岳的自然之美,以及这种美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

“八十禅公双目烱,一瞬云山皆幻境”则是对禅宗中“一切有为法,皆是梦幻泡影”的哲学思想的一种艺术表达。它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真理的深刻洞察和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不须只尺论万里,寸心要与天地并”则是对个人意志与宇宙之间关系的阐述,强调了个体精神与自然、宇宙间的融合。紧接着的是“重曰山有岳兮岳有云,云为雨兮泽无垠,云不为雨兮舒卷向乾坤”这几句,则是对嵩岳自然景观的再次颂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尊重与赞美。

全诗最后,“襌公出处亦如此,浩劫不堕名实存”则是对历史人物襌公的一种精神寄托,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认同。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橙菊

上林佳果久流声,秋径香苞特假名。

正赖蟹肥新酒熟,幽人来赏两含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牡丹菊

本是秋香九日黄,假为国色百花王。

待残拟把酥煎啖,莫采芳英泛酒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侧金盏

圆模罗列占东篱,西帝赐来宫样奇。

疑是花神清酌罢,尽教放处不妨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种菊

幽怀远慕陶彭泽,一亩荒园试为锄。

自种黄花添野景,几多光彩照庭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