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示两儿

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

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

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

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

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

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

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贤良擢令尹,循声著遐迩。

五十归道山,宦囊清若水。

汝父少失怙,孤立鲜依倚。

独木支大厦,恐坠箕裘美。

好学寡交游,一编惜寸晷。

平生重然诺,所为慎终始。

家贫食指繁,菽水无可恃。

饥来驱其行,负米长安市。

近迹依我翁,幕游恒自耻。

来岁试北闱,但愿鱼烧尾。

扬名即显亲,文章有知己。

嗟我出名阀,颇亦习诗礼。

结䙰归汝父,井臼躬料理。

大母发垂白,所乐在甘旨。

羹汤洗手调,终岁惧毁訾。

尔父昨来书,问尔近何似。

青镫旧有味,慎无惜稚齿。

嬉戏徒自弃,岁月去若驶。

何时方成人,慰我顾复喜。

未寒衣先裁,未饥食先俟。

典钗供脩脯,和丸偕卧起。

枣梨莫攘夺,手目共指视。

新诗当座铭,高山试仰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袁绶的《夜读示两儿》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家庭教育诗,诗人以父亲的身份,教导儿子们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诗中强调了孝悌、忠诚、勤学和节俭的价值观。

首句“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点明了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孝顺父母、尊敬兄弟。接着,诗人鼓励孩子们通过读书开启智慧,但并非仅为追求功名富贵,“岂为博金紫”表达此意。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强调了忠孝一体,治国与治家的道理,认为做官也应如同对待亲人般尽责。“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提醒孩子们要抵制世俗诱惑,坚持阅读圣贤之书,明大理。

诗人回忆自己的家族历史,从祖父的勤奋到父亲的清廉,以此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不负家族期望。他还提到自己年轻时的艰辛,以及对儿子们未来的寄望,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光耀门楣。

最后,诗人告诫孩子们珍惜时间,重视学业,勤俭持家,尊重长辈,尤其是对母亲的爱护和对大母的孝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庭传统,为孩子们描绘了一幅温馨而严肃的教育画面,表达了深沉的父爱和期待。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见

绿筠深护小池台,一树红梨倚槛开。

帘影漾花浮荇藻,误他双燕掠波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闻香雪海中梅花尚无消息诗以催之

竹外栏前万树梅,尚无一朵向南开。

难邀玉戏酬吟笔,想对明妆劝酒杯。

獭髓乍敷红晕浅,虬枝渐耸绿房堆。

冲寒未放春消息,拟倩东君羯鼓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仓山牡丹盛开家婶母招饮即席感赋

阳春百花发,鼠姑擅盛名。

今春雨水迟,三月方含英。

嫣然倚东风,解语真倾城。

主人开琼筵,邀客吹金笙。

行乐贵及时,相与各尽觥。

长歌发慷慨,所愁节序更。

年时携手伴,落落如晨星。

骨肉多远别,踽踽难为情。

身遥心自近,梦想通精诚。

岂无鱼与雁,奈此千里程。

温凉叙片纸,离怀难尽倾。

岁月日以去,忧思日以盈。

愿附飞鸿翮,乘风以北征。

形式: 古风

孟夏饮芍药花下

丈夫贵树立,其志在功名。

女子不出户,长年无所营。

中馈事粗了,针线须调停。

薄暮得暂息,閒吟豁幽情。

是时四月天,山深闻晚莺。

芍药开较迟,红芳殿春英。

花下具杯杓,独酌还独倾。

三杯乐陶然,气爽心亦清。

凭高豁远目,叠嶂青冥冥。

地偏绝市嚣,寺近闻钟声。

中怀自萧旷,淡泊无牵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