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荐福寺南院

忆昔长安落第春,佛宫南院独游频。

灯前不动惟金像,壁上曾题尽古人。

鶗鴂声中双阙雨,牡丹花际六街尘。

啼猿溪上将归去,合问升平诣秉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长安时的春日游历之情景。"忆昔长安落第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繁华如锦的长安城中所经历的春天,那时候的自己或许正值青春年少,充满活力和希望。而"佛宫南院独游频"则表明诗人常常独自一人前往佛寺的南院,这里可能是他静心冥想、寻求内心平静之处。

接下来的"灯前不动惟金像,壁上曾题尽古人",显示了诗人的观察细致,他注意到庙中的灯光照耀着佛像,而那些不朽的诗句则被刻在墙上,这些都是过去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这些诗句可能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让他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传承。

"鶗鴂声中双阙雨,牡丹花际六街尘"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鸟鸣声中,细雨如丝;而在美丽的牡丹花丛间,却是繁华街道上的人来人往,带着尘世的喧嚣。这两种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自然界的宁静与生命力,另一方面则是都市生活的繁忙与物质追求。

最后"啼猿溪上将归去,合问升平诣秉钧"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这个地方,回返日常的生活世界。这里的" 啼猿"指的是溪流中的鸟鸣声,而"合问升平"则是询问同行者何时才能达到心灵上的平和与安宁,最后的"诣秉钧"则意味着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繁华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深思熟虑、追求精神寄托的文学意象。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忆潼关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

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

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

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忆潼关早行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

故山远处高飞雁,去马鸣时先早鸡。

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日月无情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

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碧落谁分造化权,结霜凝雪作婵娟。

寒蝉若不开三穴,狡兔何从上九天。

莫见团圆明处远,须看湾曲鉴时偏。

郤诜树老尧蓂换,惆怅今年似去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