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无的《谢僧遗石镮》,反映了诗人与僧人的友好交流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全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远寄奇鎗紫玉形,寒翁欢喜欲镌铭。" 这两句描写了僧人远方赠送的一把石制奇异的剑和紫玉雕刻的美丽外形,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想要将这份喜悦永恒地镌刻下来。
"茅峰道士传茶诀,林屋山人送水经。"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其中“茅峰道士”指的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山峰上的道士,而“林屋山人”则是居于树木环绕的小屋中的隐者。
"崖瀑松风添瑟缩,地炉槐火共青荧。"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其中“崖瀑松风”形容的是山涧间松树在风中摇曳生姿,“地炉槐火”则是指地炉中燃烧着的桐木之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矮瓶未罄长镵健,且傍云根饱茯苓。"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矮瓶”可能指的是简单朴素的酒具,而“未罄”意味着生活虽然简约但并不感到匮乏;“且傍云根饱茯苓”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以茯苓为食,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简单而充实状态的自我肯定,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情怀。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巴峡闻声愁断肠,冷泉照影绿阴凉。
藤摇乱雨领儿过,树晒斜阳拾虱忙。
献果去寻幽洞远,攀萝来撼落花香。
空山月暗无人见,啼入白云深处藏。
种种念予发,垂垂怀老禅。
公卿既无分,巾钵欲随缘。
布袜云门寺,铜瓶雪窦泉。
他年调水牯,鼻孔不烦穿。
碧树绿芜空乱云,故人何处隔江村。
旧书在手再三读,新恨从头又一番。
竹帻随行家具活,兰亭摹出典刑存。
几时定访扬雄宅,为问太玄经里言。
生意玄烟里,春工毛颖中。
枝头两三蕊,开不假东风。
似到孤山下,斜枝入眼中。
分明几点雪,欲折又成空。